潘鲁生:走进民艺

呼吁民间文化生态保护

2020-07-19

笔者对民艺的学习与研究已有近40年,在这些年里,对民艺各方面的思考不断萦绕在自己的脑海里,从未间断过。要研究民间艺术就必须时常深入乡村采风调研,做实地考察。这期间我与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起,可以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无论是汉族的乡村,还是少数民族的村寨,无论是西北雄浑的黄土高坡,还是江南秀丽的水村山郭,无论是心灵手巧的农妇村姑,还是朴实粗犷的庄稼汉子,那些看似平常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花花草草、坛坛罐罐都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那些生动的民艺、民俗、民风、民情恰似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民间社会多姿多彩、深沉丰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

对民艺的研究应该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从对民间的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的研究开始的,这种研究思路大多是注重造型艺术,沿用的也是“民间美术”的概念,其研究对象自然也就有所局限。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民间采风调研的逐步深入,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它使我们真正了解了民艺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就不仅仅是艺术学的课题,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哲学、美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是研究民艺学的重要参照和支持,而且与民艺学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因为“民艺”更好地反映了作为文化形态、艺术形态以及生活形态的民间艺术的形式。在诸多前辈及同行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民艺的概念、性质、内涵、品类、特征、传承、传播等问题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另一方面,随着采风调研以及收集、整理、挖掘工作的开展,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者演变传承,更深刻地受到了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民艺的消失与衰落,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换句话说,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与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拯救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民间文化、民间生活的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发展是否就以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为代价呢?这很值得探讨和研究,因而记录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的民艺显得尤为重要。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关注民艺作为民间文化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内容的存在,它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上的受到民间文化的生动性,体悟到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态对民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在农村考察的深入,我们思考的侧重点转向与民艺相关的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等问题,并开始着手对民间手工文化的生态性这一课题进行探讨。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明朗,1997年我们正式提出了“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这一命题,其在教育部获得立项,并将民艺研究落脚于对民间文化生态的调研、考察与保护。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研究,在我们以往的研究方向中是可行的,它表现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为一种文明的结果;另一方面,民间手工文化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是民众的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它涉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我们只有将民艺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环境中去,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民间的生活形态决定了民间手工文化意义,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是以民众的生活为依托,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个体之中,研究显然是失却了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传统文化除了依靠文献典籍的记录、博物馆的收藏等来展示,另外就是依靠生存于民间的活生生的文化。一些历史文献没有记录下来的东西,依靠地下发掘的文物实证,现存的民间文化形态遗存则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民间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性。

“文化生态”可以看作是借鉴生态学这一学科的一种延伸,并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影响到其他学科研究中的一种文化研究的认识。另一方面,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文化生态论”认为,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的发展进化,同时又是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途径,因而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与人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我们所理解的文化生态的观念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的反思。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恩惠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使人然带给人类的危害和无奈,还有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威胁。现代社会背景下这些危机的产生又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关,这必然导致了生态学对现代经济、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另一方面,“文化生态”与传统的自然生态学相比,不仅借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还将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超越了生态学对于自然和科技的研究范围,将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相结合,是一种系统全面地观察自然、科技以及社会的整体方法和广阔视角。其中,对于文化的认识,也纳入到一种全面整体的系统环境当中,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概念,而不仅仅局限于精神世界,从而将文化真正落脚于“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当中,赋予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和新的价值,目的在于充分协调人类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关系,以利于人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在现时情景下,对于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而言,“文化生态”观具有更紧迫和现实的意义。

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表现环保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传承,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众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自西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完善、发展到工业革命的产生,人们在极力追求物质财富的丰裕,追求科学的创造发明,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地下能源,科学技术改变了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但是,科学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一些人类无法抗拒的来自自然界的报复的悲剧也在一次次上演,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关系被打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失控,新的疾病出现,自然资源被肆意利用而匮乏,人类的伦理道德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口号之下,本土的文化面临着危机。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近世以科学理性的世界观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当运用这种观点去发展科学的时候也破坏了自然、生态。而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和性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那就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的冲突是否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精神。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爱,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彼此协调关系。优秀的文化生态环境也要与人类共存,并能相互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一切的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是历史赋予时代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活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民间,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身体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驰骋了几千年的车轮,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因为它是一种几千年沿袭的文明成果,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掉传统的愚昧做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传统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起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目前,按城市发展的速度,如果不保护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物,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作为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仍会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也许这就是我们课题的主要出发点,也是我们深入民间调查的动力所在。

在文化生态观的定位方面,并非是自然生态学的研究,而是借助生态观的基本理念立足于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主张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就有必要从根本上纠正简单移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我们的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否则面对民间文化我们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它,反而会进一步破坏文化生态。所以改变我们以往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把它定位在与自然生态同样的高度,并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和人文观念的深刻内涵。我们认为,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在这里人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并构架联通的血脉,不要把民间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障碍而淘汰,应该认识到自然与文化、人造物与自然物都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这种理念并非把它当作一个历史的躯壳,而是让它服务于社会,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大量的生产、消费与资源浪费,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乱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而精神文化的追求却日益缺乏,劳动的传统也被淡化了。为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就必须保护那些已失落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心去沟通大自然,用心去感悟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由于文化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们心境的失落。所以,我们应该重新重视文化的建设,特别要关注民间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文化生态的遗存是丰富的,许多是我们缺乏或无知的。那些一字不识的民间艺人能讲述动听的民间故事,那些不懂艺术的老太太能用一把剪刀剪出绝妙的水浒戏曲人物,无论是铁匠的打造、木匠的木作,还是妇女的纺花织布、穿针引线,无不透露出才艺和智慧,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和文化精神所在。

民艺资料的遗存在逐日减少,而且收集的难度也增加了,一些优秀的民艺品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特别是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受到人为的丢弃和破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在遭受着如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的破坏。日本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把艺人尊为“文化财”。德国在一些村落有各种乡村博物馆,以此唤起当地民众的自豪感。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与传承计划”,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派专人传习,以传之后人。我国也在1995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学术团体和学人也投身于调研、收集和研究之中,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也是残酷的,同时,我们在引进西方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是以本土文化生态的牺牲为代价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了富裕和满足,但精神生活愈来愈贫乏,似乎有些失落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保护已失落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构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以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自尊,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那朴素的民艺传承十分重要。同时把这些文化遗传,与现代社会沟通融合,服务于现代社会,融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转型,彻底打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的错误观念,以此形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永恒的主题,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都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置身于国际大文化环境之中,在发现抢救的同时去批判地继承,在承传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文明之中。

围绕对民间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人文的等方面的思考,针对“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这一课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1997年,我们以山东省为主,进行一项“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的调查。印发了万余份调查表,通过部分驻济高校及省内其他高校、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等组织,将调查表分发下去,试图对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进行普查。调查表分列了不少项目内容,包括工艺美术企业的情况,工艺材料与技艺调查,民间艺人、作坊情况调查,工艺口诀、谚语、民俗事象调查,对某一种传统手工艺的调查,对失传手工艺的调查等。调查表回收的情况还算理想,虽然调查内容不够深入,但也涉及了不少新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次活动就有5000余人参与,这本身就是在唤起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对高校学生来说,意在使他们思考传统民间文化的现状,对他们进行传统手工文化的教育。1996年底,我们参与筹划并组织了山东电视台《文化传真》栏目拍摄的民俗文化电视片《大过年》,记录拍摄了山东省民间年俗中富有典型性、文化性的节令民俗活动,其中包括民间的歌舞灯彩、游艺竞技、年画剪纸、玩具面人等等,并聘请专家学者从民俗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讲解评论,目的亦在于唤起人们对节日文化的历史情感,使节日生活更充实、更丰富多彩,也更富文化内涵,它同样是我们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呼吁的形式和内容之一,《大过年》荣获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1998年4月,我们申请创办了山东省首家民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其作为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一部分,收藏了以山东省为主,涉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民艺品三万余件,同时这也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除了收藏民艺品进行研究,为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民艺博物馆先后在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青岛民俗博物馆、团中央青岛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营地,分别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除了一般的观众,还邀请了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参观,目的亦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我们还参与组织了青少年陶艺夏令营活动,参与组织相关的民艺展览,于2000年开通“中国民艺网站”,与同行专家沟通交流。

传统手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以考察调研、采风为基础,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田野考察采风不仅具有比历史文献记载更为广泛而直接贴近研究对象的优势,同时对发掘、收集和保护传统手工文化技艺和品类也具有直接的意义。调研采风包括对传统手工文化现象的考察、调研和关注,同时还包括对手工技艺的调查记录、对手工技艺产品的收集发掘,以及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专题研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调研等。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传统手工文化史和手工技艺理论研究的基础,它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它对深入认识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承、传播及其发展演变和历史价值都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深入民间考察采风,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保护行动也需要配套进行。必须健全保护与调研计划的总体构想: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立指定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设立文化旅游的景点、建立民艺资料馆所、设立民艺研究机构。在有条件的都市科研院所设立民艺作坊,吸引现代人参与、体验民间生产、生活方式,这既是一种民间文化的普及教育,又是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下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另外,亦可在大学、中学、小学等院校中设立民间工艺技术课程,起到开发智力,开发动手能力,学习、借鉴、研究民间技艺的目的,也为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培养了更多的具有手工技能的专业或非专业人才。而对民间工艺理论、技艺、历史等的整理与研究则须从一个较高的层次来着眼,将“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纳入全民教育领域。如对民间生活方式史的研究,对民俗与民艺的综合研究,对民间技艺口诀、谚语的整理与研究,对民间工艺、技艺、工序的记录与研究,对某些失传民艺的抢救与保护,对历史形态与现存形态的民艺的比较研究等。

如果说“传统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是一个美好的构想,那么其中调研考察最有收获,也最具诱惑力。上述举措是伴随着学术考察与调研而进行的,是我们将文化生态保护推荐给大家,以赢得更大的支持和更多的力量。我们不断努力,为之辛勤付出的还是学术考察及保护,以及对民间手工文化的理性思考。自1987年开始,我们在山东确定了几十个富有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并对这些村庄和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998年,“传统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正式申报国家教育部人文科学科研课题,并获批准立项。之后,笔者与课题组的成员,先后集中或分散地赴山东、山西、陕西、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贵州、广东等地进行调研。从历史上曾经繁荣的民间作坊到现代民间艺人,从历史上遗存的古民居村落到现代开发的旅游景区,从偏僻的少数民族山寨到人气兴旺的商贾大院,从平原到山区,从陆地到湖泊,考察地点近百处,拍摄图片资料几千幅,收集民艺实物资料千余件,采访的民间艺人和农夫村妇难以细数,不仅获得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记录了可靠的文字资料,同时也充实了民艺博物馆的实物资料。考察的内容虽不能完全涵盖民艺的内容,却丰富生动,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民间文化的不同内容。每一个村落、每一个艺人、每一种技艺至今都仍然鲜活地浮现在眼前,令人激动和难忘。徽商的村落、晋贾的大院,铁匠魏、哗啦棒槌刘庄,花格子布、夏布、蓝印花布,陕北窗格格、江西稻作农具、蝈蝈葫芦、纸笸箩、上梁面塑、红席子、微山湖渔民渔船,皮影戏,烧酒、打铁、印年画等等,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仅记录考察了民间技艺、民间艺人、民艺作品,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文献不曾有的记载,博物馆里不曾收藏的文化艺术品。同时农夫村妇们热情、质朴、豪爽、善良、真诚的美好心地,也教育了我们,使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动,我们也得到了他们一次次友好的帮助。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传统民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现代经济、现代文化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也愈发感到我们选择的正确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调研工作虽然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其中的甘苦也是一言难尽的。虽然我们较早地进行了民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调查,并阐明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要想把这一工作做好却并不容易,愈研究愈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和难度。除了资金与人力的大量投入,更重要的是民间文化的浩瀚无边和广博深厚,并非是靠一个课题组所能胜任的。随着我国现代新文化的建构,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还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这项工作。这也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这也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我们的“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也旨在表达一种思想和观点,尝试一种方法,而不可能包罗万象、全面完整地呈现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华夏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景象。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进行下去,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生态的重视。(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上一条:赵屹:海岱惟基,民生巧智

下一条:中国新闻网 | 1500余件山东民间艺术品在国博勾起观众“乡愁”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